最新公告: 欢迎光临本公司网站!
中醫文化
聯系我們

地址:中國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707-713號

电话:+852 96770879

传真:邮箱:690991869@qq.com

手机:13520314457 +852 96770879

邮箱:jinshan-1225@163.com

中医艾灸


       艾灸,別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艾灸作用機製與針灸有相近之處,並與針灸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諸多優點。


艾灸的歷史:

       1、「灸」字,在現存文獻中,以《莊子》最早提及。如《莊子·盜跖篇》載孔子勸說柳下跖,碰了個大釘子,事後對柳下季說,「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於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簡(法律文書)《封診式·賊死》中載,「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發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義,訓為灸灼。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陰陽》),《足臂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足臂》)、《脈法》、《武威漢摹醫簡》中均作「久」字。「久」以後演變為「灸」字。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曰:「灸,灼也,從火」。 從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證,現代胡厚宣認為,「我釋床,亦即庥字……字當象一人臥病床上,從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現。康殷認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2、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 在170萬年前,雲南元謀人就已開始用火。陜西藍田人在100萬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跡,北京周口店人在50萬年前已經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並已能保存火種。 《莊子·外物》載:「木與木相摩則燃」,《繹史·大古**》載:「燧人鉆木取火,炮生為熟,教人熟食」。人們在百萬年的加工石器的過程中隨時都會出現摩擦生火的事例,從鉆木、刮木等生產實踐所引起的燃燒中,逐漸獲得了有益的啟示,終於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此種簡便的方法,直到解放前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地區仍在使用著,如佤族用木棒上蔔交互摩擦取火,苦聰人鋸竹取火,黎族鉆木取火等。 火的發現和使用跟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火的掌握既可使人類躲避猛獸的侵襲,可以熟食,又可抵禦嚴寒酷冬的惡劣氣候,還可將樹木等用火燃著後灸於患處,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3、灸的材料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對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選擇,至《黃帝蝦蟆經》已載有松、柏、竹、橘、榆、幟、桑、棗等八木不宜作為灸火之說,因為其對人體有所傷害,所以逐漸被淘汰,但桑樹灸在後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瘡易瘥,但艾葉熏灸則療效最著,故以後才逐漸多用艾葉來代替其它灸療。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4、灸的適應癥 灸療,起初主要是用於治療寒癥的。 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註:「火艾燒的,謂之灸焫」,用這種燒灼療法治療「藏寒生滿病」是頗有療效的,以後逐漸發展為治療全身不同性質的多種疾病。 《左傳》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載,晉景公病,延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攻」即是灸法,「達」即是刺法。

        5、艾灸療法起源於—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 春秋時代的《詩經·采葛》載:「彼采艾兮」,西漢毛亨和毛茛傳釋:「艾所以療疾」。從遠古時代實際臨床運用早於文字記載的特點來看,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卷18載西戎的蔔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蔔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艾灸療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當在西周之前。

         6、艾灸歷史源遠流長,縱觀艾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裏程,**個是傳統艾灸,第二個是現代艾灸,不論是傳統艾灸還是現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不足之處。傳統艾灸有效,但有煙,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專業人士);現代艾灸,雖無傳統艾灸之弊病,但療法單一,有時好轉反應太強烈,使有些客人難以承受,這正是其單一療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艾灸的分類:

      1、直接灸

        古代的艾炷灸法多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著膚灸、明灸,是將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膚上來施灸的一種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對皮膚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無瘢痕灸、發泡灸和瘢痕灸三種。

        (1)無瘢痕灸:施灸以溫熨為度,不致起泡,不遺留瘢痕。多用小艾炷。臨床適用於虛寒病的輕癥。(對昏厥、小兒及感覺麻痹的患者應小心,防止發泡或灼傷皮膚。)

        (2)發泡灸

           臨床上發泡灸多用小艾炷,對皮膚的灼燙程度較輕。

          當病人感到皮膚發燙後再繼續灸3-5秒鐘,此時施灸部位皮膚可出現黃斑,且有汗出,隔1-2小時後就會發泡。發泡灸適用於一般慢性虛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暈、慢性腹瀉、皮膚疣等。(施術者要控製艾灸的時間。)

          (3)瘢痕灸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用黃豆或棗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於穴位上施灸,局部組織經燙傷後化膿、結痂,痂脫落後留有永久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適用於哮喘、肺癆、癲癇、潰瘍病、慢性胃腸病、瘰癧和發育障礙等癥,對高血壓病患者,有預防中風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施術者要征得患者同意。)

        2、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隔物灸、間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將艾炷與皮膚隔開施灸的一種方法。間接灸法可避免灸傷皮膚而致化膿,且火力溫和,患者易於接受,臨床上較直接灸更為常用。間接灸法種類繁多,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間接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灸等。

         (1)隔姜灸: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生姜辛溫無毒,生發宣散,調和營衛,祛寒發表,通經活絡的功效。適用於一切虛寒病癥,尤其對嘔吐、腹痛、泄瀉、風寒濕痹等癥,療效可靠。(施術者應常掀起姜片查看,防止因患者感覺遲鈍而造成起泡)

         (2)隔蒜灸:利用蒜做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大蒜辛溫喜散,有消腫化結,拔毒止痛之功。臨床上適用於治療癰、疽、未潰瘡癤、無名腫毒、肺癆、腹中積塊、蛇蠍毒蟲所傷等癥。

        (3)隔鹽灸:隔鹽灸是用鹽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此法只用於臍窩,他處禁用,故又稱神闕灸。食鹽鹹寒,入胃、腎、大小腸經,有湧吐、清火、涼血、解毒之功。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之用,適用於急性腹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淋病、脫證。

(4)隔附子灸:是用附子作間隔物施灸的一種方法。附子辛熱有毒,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附子與艾火並用,適宜治療各種陽虛病癥。

       3、艾條灸

        艾條灸又稱艾卷灸,是將艾條點燃後在施灸部位(穴位)進行熏灸的方法。艾條灸分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兩種方法。手持灸又分為溫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種。

         (1)溫和灸: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於被灸穴位兩側,以感知患者皮膚受熱程度;此法溫通經脈、散寒祛邪,多用於灸治慢性病,臨床運用最為廣泛。

        (2)回旋灸:將點燃的艾條,旋於施灸部位上,距離皮膚3cm,平行往復左右移動或反復旋轉,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鐘;適用於風濕痹證、神經性麻痹及廣泛性皮膚病等。

        (3)雀啄灸:艾條燃著的一端對準穴位,上下移動,鳥雀啄米樣施灸,一般可灸5分鐘左右。多用於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兒童疾患等;此法熱力較強,註意避免燙傷皮膚。

      4、艾灸盒的使用方法,施灸時,把溫艾灸盒安放於平坦的應灸部位,將點燃的艾卷對準穴位置於鐵紗上,蓋上盒蓋。艾盒蓋打開的大小程度可根據溫度調節。每次施灸時間在15-30分鐘。可以一次灸附近的多穴,在針刺穴,再次施灸。適用於常見病癥:痛經、腰痛、腹瀉等病癥。


艾灸的作用:

       1、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正常的生命活動依賴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在經脈中流動,完全靠「氣」的推送,因此氣行血才能暢。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例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說明寒熱對氣血運行有影響。氣寒血澀,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凝結而生病,對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溫經散寒,保持血液運行正常。《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火調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十分有效。

        2、行氣通絡,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人體各部分都分布著經絡,經絡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是聯接內外,調節肌體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為「六淫」的侵襲,人體局部容易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或一系列功能障礙。艾灸相應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強人體抗病的作用。

        3、扶陽固脫,挽救垂危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人的壽命也跟陽氣是否健旺有關。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甚至元氣虛陷,脈微欲脫,這時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宋代的《針灸資生經》裏說:「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可見出現嘔吐、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關元、神闕等穴可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中風脫癥、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癥都可用艾灸法治療。     

        4、升陽舉陷,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陽氣虛弱不固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崩漏、久泄久痢、滑胎等癥,《靈樞·經脈》說「陷下則灸之」,因此氣虛下陷,臟器下垂等癥可用艾灸療法。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東垣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惟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艾灸不僅可以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還可治療衛陽不固、腠理疏松等癥,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     

         5、拔毒泄熱,調節機體功能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艾灸主要治療寒證,不少醫家都提出熱證禁灸,但也有一些醫家贊同熱證用艾灸,如《黃帝內經》裏提到用艾灸治療癰疽,唐代《千金要方》裏指出艾灸法有宣泄臟腑實熱的作用,如「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消渴,口幹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等。《醫學入門》闡明熱證用灸的機製是「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因此,艾灸法只要使用得當,既能散寒,又能清熱,對機體有雙向調節的作用。6、防病保健,防病於未然中醫學一直非常重視預防疾病,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療疾病之外,就有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的作用,是傳統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民間俗話說「若要身體安,三裏常不幹」「三裏灸不絕,一切災病息」,意思是艾灸足三裏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唐代《千金要方》裏說「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癧溫瘧毒氣不能著人」,可見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裏則有灸足三裏預防中風的記載。艾灸可溫陽補虛,常灸足三裏、中脘,可使胃氣盛壯,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人體就健康;命門是人體真火的所在,為人之根本,常灸可保陽氣充足;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的所在,艾灸可使精血充足,從而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達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機理:

       灸法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中醫外治法,其療效已經被歷朝歷代無數醫家臨床實踐所證實。隨著艾灸療法臨床範圍的不斷擴大,對其治病機理的探究也在進一步深入。國際上對艾灸機理尚無定論,國內研究人員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以經絡系統為基礎,結合現代實驗研究,

       認為灸法作用機理與下面五個方面有關。

       1、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對人體局部的溫熱刺激,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皮膚組織的代謝能力也會得到加強,炎癥、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同時能得到很好的消散。局部溫熱刺激還可以引起大腦皮質抑製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達到鎮靜、止痛的作用,而且沒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溫熱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將艾絨本身的藥效、艾條中其他添加藥材以及間隔物的藥效充分發揮出來。另一方面,艾灸還具有近紅外輻射作用。艾灸的近紅外輻射為機體的活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而且艾灸所發出的近紅外光所提供的能量可以被人體所調控。在灸療過程中,近紅外線輻射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能使能量通過經絡傳導至遠端直至病所,還能通過刺激穴位激起人體自身的機體免疫力,使人體自身正常的生理機能得到恢復。

        2、經絡調節作用

         經絡學說是灸療的基礎理論,對穴位的刺激作用最終會通過人體經絡系統對人體五臟六腑、

         四肢百骸起到調節作用,使人的整體機能保持良好運轉。

          (1)首先,經絡腧穴對藥物具有外敏性。所謂外敏性,是指在灸療時選擇腧穴比選擇一般體表點作為艾灸部位效果更好。如果施灸點偏離了穴位,就不能出現感傳現象,治療保健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2)其次,經絡腧穴對藥物的作用還具有放大性。經絡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表循行路線,而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控系統,向內聯絡著人體的五臟六腑,向外聯系著皮膚體表。在穴位上施灸的時候,通過經絡系統會影響其他層次的生理功能,形成多層次的循環感應,各層次之間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導致了生理的放大效應。在臨床上,一些相同的疾病,若是服藥需要好幾帖中藥才能見效,而選用相應的穴位施灸往往是一次奏效。

           (3)最後,經絡腧穴還具有儲存藥性的作用。比如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的時候,我們往往采用冬病夏治的辦法,即在夏日三伏天每天灸療一次,每次數小時。若是以一般分析來看,這種方法時間比較短、用藥量也非常小,力度是遠遠不夠的,但它卻能取得很好的療效,這是因為腧穴具有儲藥性—藥物的理化作用能長時間留存在腧穴或者緩慢釋放到全身,從而發揮出整體調節和保健療疾的作用。

       3、免疫功能調節作用

        人體免疫力就是人體對病原體或毒素所具備的抵抗力,也就是西醫所說的白細胞製造抗體增強免疫機能以吞噬外來細菌,從而產生防衛功能的作用。艾灸恰好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能,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都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來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如果太低則可以使其升高,太高則又可以讓其降低。在運用艾灸治療已患疾病者的過程中,這種調節的作用會表現得很明顯。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致病細菌,人和動物身體上都很容易攜帶,它們會在健康人的鼻子、喉嚨和手等部位生長,如果有傷口,傷口處也容易大量滋生。如果金黃色葡萄球菌數量增多,可能產生毒素危害人體的健康,艾灸則可增加白細胞的數量及平均遷徙速度,增強白細胞進攻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灸療還可通過增強外周循環促進免疫細胞的再循環及向淋巴組織內移動,對局部免疫應答的誘導具有增強作用,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人體的衰老過程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中老年人經隔藥餅灸療後,衰老積分明顯下降,各種臨床癥狀均得到改善,細胞的免疫功能也得到了增強。這是因為艾灸能糾正異常免疫狀態,延緩垂體一胸腺軸的老化,從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4、藥理作用

         灸療用藥也比較豐富,除了單用艾絨的清艾條,還有添加了各種藥物的藥艾條。艾條所用的藥物中,艾是必不可少的,離開了艾,艾灸就不存在了。

         灸療中使用的藥物大多數為辛香之品,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和辛辣素能夠對表皮細胞產生刺激,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便於吸收藥物,從而使藥物的藥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利用。同時皮膚腺體在表皮的開口因辛辣、溫熱刺激而擴大,一些大分子和脂溶性的藥物可通過腺體開口而進入體內,有利於這些藥物藥效的發揮。

         5、綜合作用

          灸療作用於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效果。灸療的治療方式是綜合的。任何類型的灸療都包括選擇合適的穴位、合適的藥物以及用艾火的溫熱對局部進行刺激,這一系列的做法是有機聯系的整體,不是單一孤立的簡單步驟,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項都會失去原有的治療效果。治療的作用也是綜合的。艾火的溫熱及藥物的藥理作用集中在穴位上,並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氣,從而調動經絡調節作用,增強免疫功能,這些都是相輔相成、整體為用的。治療作用與人體的反應性也是綜合的。運用艾灸這一治療手段作用於人體,必須通過人體反應性這一內因起作用。據研究發現,相同的灸療方法對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出現的感傳不一樣,療效也不完全相同,這是因為人體的反應性有差異。治療作用與人體反應性綜合,才能得出灸療的確切效果。


艾灸的適應癥:

        灸療的適應證與針刺、藥物同樣是十分廣泛的,內、外、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不論寒熱、虛實、表裏、陰陽都有艾灸療法的適應證。總的原則是陰、裏、虛、寒證多灸;陽、表、實、熱證少灸。但有些實熱證、急性病,如疔癰瘡毒、虛脫、厥逆等,也可選用灸法。凡屬慢性久病,陽氣衰弱,風寒濕痹,麻木萎軟,瘡瘍瘰癧久不收口,則非灸不為功。灸法亦可用於回陽救逆、固脫,如腹瀉、脈伏、指冷、暈厥、休克可急灸之,令脈起溫。歸納起來,艾灸的功能及適應證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用於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引起的各種病癥,如風寒濕痹、痛經、經閉、寒疝腹痛等。

            2、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及中焦虛寒嘔吐、腹痛、泄瀉等。

            3、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元氣暴脫之證,如久泄、久痢、遺尿、遺精、陽痿、早泄、虛脫、休克等。

            4、用於治療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證,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

            5、用於治療外科瘡瘍初起,以及瘰癧等。用於瘡瘍潰久不愈,有促進愈合、生肌長肉的作用。

            6、用於治療氣逆上沖的病證,如腳氣沖心、肝陽上升之證可灸湧泉治之。

            7、防病保健。灸法可以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無病自灸,可增強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長壽不衰。現代臨床發現,常灸足三裏、大椎等穴,能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的禁忌:

       灸法在解剖部位上的禁忌,古代文獻記載很不一致。古代文獻記載灸法禁忌頗多,如日月、時辰、食物、氣候、臨時情況等均有禁忌,《針灸大成》載禁忌的穴位就有45個,《醫宗金鑒》記載的禁忌穴位有47個,《針灸集成》載有禁忌穴位49個之多。從現代知識來看,有些是不需要禁忌的,在某些原來禁灸的穴位上施灸,反而有切實的效果。如鳩尾治癲癇,隱白治血崩,心俞治夜夢遺精,少商治鼻衄,犢鼻治關節炎等。但有些禁忌是有道理的,如啞門、睛明、攢竹、人迎等穴不宜灸。

        1、施灸的禁忌部位

          凡顏面部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關節活動處不宜用瘢痕灸,以防化膿、潰爛,不宜愈合。此外,大動脈處、心臟部位、靜脈血管、肌腱潛在部位,妊娠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頭,陰部、睪丸等處均不宜施灸。以上不過略舉大概,如用變通辦法,用艾卷灸、間接灸等,則有些部位可溫灸。如遇急病、危癥,應靈活機動,酌情施行,不可拘泥。

        2、禁灸病癥

         艾灸主要借溫熱刺激來治療疾病。因此,對於外感溫病、陰虛,內熱、實熱證一般不宜施灸。另外,傳染病、高熱、昏迷、抽搐,或極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惡病質之垂危狀態,自身已無調節能力者,亦不宜施灸。

        3、禁忌人群

         一般空腹、過勞、過飽、過饑、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極度疲勞和對灸法恐懼者,應慎用艾灸。不宜在風雨雷電、奇寒盛暑、大汗淋漓、婦女經期之際施灸(治大出血例外)。


艾灸的註意事項:

        艾灸療法雖易於掌握,但在臨床具體應用時,如不加以註意,就有發生事故的可能,故在施灸時必須註意以下幾點。

        1、灸法與消毒

         在施灸時,無論采用哪種灸法,都必須防止艾炷滾翻,艾火脫落,引起燒傷。對於局部感覺遲鈍或知覺消失的患者,應防止過熱燙傷;防止燒傷後起皰化膿,遺留瘢痕,尤其在顏面部施灸時應特別註意。施灸後皮膚處出現紅暈是正常現象。若艾火熱力過強,施灸過重,皮膚發生水皰時應予以適當處理。如水皰不大,只要註意不被擦破,幾日後即可吸收而愈;水皰較大者,可用無菌針沿皮穿刺,放出水液,外用無菌敷料保護,數日內即可痊愈。在皮膚上施灸,一般對消毒要求不太嚴格,不過直接灸時,應用75%乙醇棉球消毒,擦拭幹凈,面積要大些,防止灸後皮膚破潰,繼發感染。至於灸的原料,則不需要消毒,只需將艾絨曬幹即可。

        2、暈灸的防治

        暈灸者雖罕見,但也會發生。發生暈灸時和暈針一樣,也會出現突然頭暈、眼花、惡心、顏面蒼白、脈細手冷、血壓降低、心慌出汗,甚至暈倒等癥狀。多系初次施灸、空腹疲勞、恐懼、體弱、姿勢不當、艾炷過大、刺激過重所致。一經發現,要立即停灸,平臥,急灸足三裏3-5壯可解,一般無危險。但應註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預防工作,在施灸中不斷留心觀察,爭取早發現早處理,防止暈灸。

        3、要耐心長期施灸,勿急於求成

          使用灸法要有耐心。「灸」從「久」,必須長期堅持下去;艾炷宜小些,寧可多灸幾次,以免苦楚不堪,使人畏懼,而不願意接受灸法。必須耐心長期灸下去才能收效。

         4、施灸的時間

         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癥可在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隨時灸之。止血後還應繼續施灸一段時間,以免復發。或依病情何時發病就在何時施灸,或按子午流註每日十二時辰配合臟腑腧穴施灸。

        5、施灸不良反應

         一般無嚴重不良反應。但由於體質和病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熱、疲倦、口幹、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慮,繼續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時可以延長間隔時間。如發生口渴、便秘、尿黃等癥狀,可服中藥加味增液湯。處方:生地黃、麥冬、玄參、肉蓯蓉各15g,水煎服。

        6、關於灸後註意問題

         凡非化膿性灸,可以正常洗澡。如有灸瘡,擦澡時則應小心瘡面,不要過久浸泡,當心洗脫灸痂。註意食物忌生冷、辛辣之物,以減少返病現象。

         7、施灸配穴的原則

          凡灸上部以後,多在下部配穴灸之,以引熱力下行。凡是全身性和內臟疾患,或做健身灸,都是雙側取穴。局部病變或一側肢體的病變,只取一側的穴位。凡初次施灸,必須註意掌握刺激量,一般原則是:其壯數先少後多,其艾炷先小後大,逐漸增加,不可突然大劑量施灸。

        8、施灸穴位的選擇

         選用經穴在於精要、準確,而不在雜亂過多。所以,取穴要準,用穴要精,操作要巧,配穴要妙。近代針灸學家承淡安主張:取穴中肯,精簡疏針,灸穴勿多,熱足氣勻。也就是說取穴必須準確,用針要精簡,灸穴勿太多,熱力應充足,切勿亂刺暴戾使人難耐,這是很有道理的。一般來說,每次施灸多以2-3穴為好;如根據癥狀所需穴位較多,可分期分批輪流選用。


地址:中國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707-713號 電話:+852 96770879 傳真:邮箱:690991869@qq.com

Copyright 版權 2022 世界中醫正骨培訓網 版權所有 ICP123456 技术支持:深正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