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欢迎光临本公司网站!
中醫文化
聯系我們

地址:中國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707-713號

电话:+852 96770879

传真:邮箱:690991869@qq.com

手机:13520314457 +852 96770879

邮箱:jinshan-1225@163.com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一項民族文化遺產。它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製論和信息論內容;孕育著很多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的新理論、新學說的胚胎和萌芽,正是這些寶貴精髓,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活力。

       而近年來,中醫文化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重視,在民間許多人都渴望學習中醫,了解中醫,享受中醫,這就是中醫發展的基礎,也是中醫的魅力所在。那麽我們詳細來了解「中醫文化」吧。


「中醫」稱謂: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誌·經方》,其雲:"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雲: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裏中字念去聲,讀「中。"中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黨政府製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 "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裏的那個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中醫的來源及發展歷程

        中醫發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學術體系。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湧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現藥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藥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藥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藥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藥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藥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藥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習用。它的問世,標誌著中藥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藥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誌》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王叔和 的《脈經》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

《新修本草》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樸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製藥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部藥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臺秘要》等大型方書。

王惟一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圖經》

        附有圖畫、地圖的書籍或地理誌。以圖為主或圖文並重記述地方情況的專門著作也可稱作圖經。又稱圖誌、圖記。是中國方誌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編纂形式。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藥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部藥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藥850種,還增加了藥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藥學的規模格局。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

     《新修本草》是古代中藥學著作之一,由蘇敬(公元657-659年)主持編纂,李績等二十二人修定,於唐顯慶2-4年編著,世稱《唐本草》。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同時,在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蘇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是指扁鵲、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葉桂、孫思邈、錢乙、宋慈、李時珍、葛洪,所屬領域是中醫和中藥。著有作品《扁鵲內經》、《外經》、《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

       1、扁鵲,戰國時醫學家。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藥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據人考證,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於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善用"針石"、"服湯"、"熨"等治病,所著《扁鵲內經》、《外經》早佚。他為什麽被稱為"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扁鵲 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與他有關的兩個醫案:一個是用脈診的方法診斷趙子簡的病,一個是用望診的方法診斷齊桓侯的病。因此被稱為"脈學之宗"。

        司馬遷的不朽之作《史記》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鵲既真實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扁鵲創造了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基礎。對中醫藥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據《漢書.藝文誌》載,扁鵲有著作《內經》和《外經》,但均已失佚。

       望、聞、問、切

       望診,是對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測知內臟病變,中醫通過大量的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機體外部,特別是面部、舌質,舌苔與臟腑的關系非常密切。如果臟腑陰陽氣血有了變化,就必然反映到體表。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陪診者,以了解病情,有關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習慣、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均要通過問診才能了解,故問診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橈動脈搏動處,借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沈,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

       2、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精內、婦、兒、針炙各科,外科尤為擅長,"麻沸散"的使用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還發明了"五禽戲"。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張機)並稱為「建安三神醫」。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

         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裏的一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一生:"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華佗「五禽戲」

        3、張仲景,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市鄧州人),約生於東漢和平一年(150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漢醫學家,辭官業醫,博采眾方,著《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規律,它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著作,開創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先河;同時在製劑學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代醫家無不尊張仲景為"醫聖",故有"醫聖者,即醫中之堯舜也,榮膺此譽者,唯仲景先師。"與張仲景同時代的華佗讀了《傷寒論》後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時陶弘景說:"惟仲景一方,最為眾方之祖"。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江南諸師秘仲景方不傳"。可見張仲景醫方的寶貴。《傷寒論》至今仍指導著臨床實踐,也是醫家必讀。

        4、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靜,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學者,在文學、史學、醫學諸方面都很有建樹,魏晉醫學家。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我國**部針灸學的專著,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炙學成就,在針灸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後世稱之「針灸鼻祖」。現在的針灸醫學不但在國內得到飛速發展,並且已經風靡世界,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正式批準,把針灸列為治療專項,到處受到人們的歡迎。正因為如此,皇甫謐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唯一與孔子齊名於世界文化史的歷史名人。另著有《帝王世紀》等。他一生以著述為業。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5、葉桂,字天士,號秀巖,清醫學家。江蘇吳縣人(1667-1746),祖父葉時和父親葉朝采都是當地的名醫。葉桂幼時便隨父親學醫,14歲時,父親去世,便又隨父親的一位姓朱的門人繼續學習。他勤奮好學,聰穎過人,沒幾年,就超過了教他的朱先生,聲名遠播。他是中醫學史上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其聲望地位,並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貫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溫熱論》至今仍被臨床醫家推崇備至。對治奇經、脾胃、兒科等病尤為擅長,尚有《葉案存真》、《末刻本醫案》。

       6、孫思邈(581-682),漢族,唐朝京兆華原(現陜西耀縣)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活了102歲(也有說他活了141歲),他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後人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被稱為「中醫藥王。」他一生致力於醫藥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創立臟病、腑病分類系統,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而且,藥王孫思邈對我國醫藥學貢獻的「二十四個**」。

        7、錢乙,字仲陽。北宋醫學家,始以兒科著名,後擢太醫丞,為公卿宗戚看病,名聲大著,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約生於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於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其所著《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部兒科專著。它**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後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另有《傷寒指徵》、《嬰孩論》等。

       8、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地區)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著得《洗冤集錄》。西方普遍認為正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

《洗冤集錄》

         9、李時珍,字東璧,又名李東璧,號瀕湖,明朝醫學家,湖北蘄(今湖北省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聞世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余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窮搜博采,歷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為我國醫學史上一大巨著。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10、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人稱"葛仙翁",東晉思想家、醫藥學家。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於晉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於東晉興寧元年(公元三六三年)。他也被稱為「急癥先驅」。晚年,他隱居在廣東羅浮山中,既煉丹、采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他還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和製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不過,大多已經散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抱樸子》和《肘後救卒方》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匱藥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同時在中國古代也出現了中國古代最出色的十位女醫生,包括義妁、鮑姑、張小娘子、談允賢、曾懿、淳於衍、胡愔、邢氏、蔣氏、方氏,她們都具有出色的醫術。

       我國古代醫術相當發達,歷代出現不少醫術精湛的女名醫。她們醫德高尚、醫技精湛、救死扶傷為民除病,得到後人的敬仰和稱道。

        而到了中國近現代,也湧現了很多醫術精湛的中醫。他們在醫學領域深耕多年,在醫學上頗有建樹。而他們在醫術與醫德上有哪些閃光之處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醫學家主要有:伍連德、厲綏之、湯飛凡、林巧稚、吳階平、朱憲彜、張孝騫、施今墨等。

        1、伍連德(1879-1960):

        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北京協和醫院的主要籌辦者,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

       2、厲綏之(1885-1975):

        前清醫科舉人,中國**代西醫,中國西醫學教育先驅,愛國民主人士。1912年創立中國**所醫學專門學校。被浙江大學尊為「浙醫之父」。曾為慈禧太後看病。畢業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

       3、湯飛凡(1897-1958)

         中國**代醫學病毒學家。1955年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中國人。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並主持組建了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質量管理機構——中央生物製品檢定所。畢業於長沙湘雅醫學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4、林巧稚(1901-1983)

          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北京協和醫院**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

        5、吳階平(1917-2011)

        中國泌尿外科開拓者及重大貢獻者,著名醫學科學家、醫學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

       6、朱憲彜(1903-1984)

        中國臨床內分泌學的奠基人之一。20世紀30年代以代謝性骨病的鈣磷代謝系統的研究聞名於世,成為國際代謝性骨病鈣磷代謝研究的先驅者。1950年代後倡導並主持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克汀病的研究,使中國在這一領域躋身於國際先進行列。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

        7、張孝騫(1897-1987)

        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畢生致力於臨床醫學、醫學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工作。對人體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潰瘍、腹腔結核、阿米巴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等有較深入的研究。畢業於長沙湘雅醫學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8、施今墨(1881-1969)

          「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從事中醫臨床,治愈了許多疑難重癥,創製了許多新成藥,獻出700個驗方,為中醫事業作出突出貢獻,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畢業於山西法政學堂。


現代中藥學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藥事業得到極大發展,完成了 《神農本草經》、《吳普本草》、《名醫別錄》、《本草經集註》、《藥性論》、《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遺》、《海藥本草》、《日華子本草》、《本草圖經》等文獻的輯復;整理出版了《滇南本草》、《本草衍義》、《本草蒙筌》、《食物本草》、《本草備要講解》,《證類本草》、《本草品匯精要》、《本草綱目》等眾多本草古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法典的形式確定了中藥在當代醫藥衛生事業中的地位,也為中藥材及中藥製劑質量的提髙,標準的確定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中醫藥也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醫藥的一次實戰演練,是挑戰也是機遇。經過這次實戰,中醫藥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優勢再次被世界關註。

        新冠疫情是全球各國面臨的一次大考,這次的實踐再次充分證明,中醫藥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屢經考驗,歷久彌新,值得珍惜。

        中醫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不僅僅是一部經典叢書,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它以生命為中心 ,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命題「生命規律」,並且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則和技術,它包含著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個方面學科的豐富知識,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


世界傳統醫藥日

        每年的10月22日為世界傳統醫藥日。1991年12月12日,4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上,一致決定將大會的開幕日定為每年的世界傳統醫藥日,並寫進《北京宣言》。


傳承中醫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命脈,五千年的征程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中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中醫所包含的理念和方法是世界醫學的寶藏。讓我們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藥精粹吧!

       我們是中醫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成承者,繼承並使之發揚光大,是我們光榮使命與責任,這也將是我們一生為之不懈奮鬥的目標。《摘自网络》


地址:中國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707-713號 電話:+852 96770879 傳真:邮箱:690991869@qq.com

Copyright 版權 2022 世界中醫正骨培訓網 版權所有 ICP123456 技术支持:深正互联